【历史规划】扎赉特旗“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源:扎赉特旗发改委 时间:2022-11-17 09:20:12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前        言

扎赉特旗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旗,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区乃至全国的产粮大旗。多年来,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产品单一,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属于典型的大农业、小工业、穷财政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之一。如何摆脱贫困、振兴经济、步入小康,是摆在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2010年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是国际经济全球化、经济互补渗透化、资源共享一体化、人才技术先导化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将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历史时期,对扎赉特旗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如何科学规划和选择一条符合扎赉特旗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国际经济规则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扎赉特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短时间内达到全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水准,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是扎赉特旗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在认真总结扎赉特旗自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经验,科学调查研究,系统全面分析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扎赉特旗自身的经济基础、性质、区域功能、区位条件等要素,通过充分考虑各种不利与有利因素,提出了《扎赉特旗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评价

“十五”以来,扎赉特旗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创业,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科教兴旗、开放带动、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开发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使扎赉特旗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4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比2000年增长6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6亿元,年均增长5.6%,比2000年增长31.3%;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6亿元,年均增长18.6%,比2000年增长134.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28亿元,年均增长16.7%,比2000年增长117.3%。三次产业比例为47:23:30。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36.5%。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年均增长19.1%,比2000年增长139.3%。牧业年度旗属家畜总头数达到197.8万头只(口),纯增20%,比2000年同期增加90万头只(口),其中大小畜达到178.4万头只。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8.25亿公斤。全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6亿元,同比增长11.2%,比2000年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474元,同比增长10%,比2000年增加197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5元,同比增长7%。全旗财政收入达到9722万元,占GDP的4.74%,比2000年增长27.1%。全旗总人口39.7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09以内,非农人口所占比重为18.5%,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24.36%,比2000年提高5.12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80%,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享受低保人数占救济对象人数的比例为6.7%,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扎旗“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好,发展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提前两年完成“十五”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整体经济实力弱。2005年,人均GDP、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全盟低,财政自给率低。从总量上看,一产占有较大比重,接近一半,而二产占的比重最小,其中工业只占到13.7%,工业化程度非常低。农业内部,种植业占60.2%,牧林业只占到32.3%。二是扎旗是自治区区域扶贫重点旗(县)之一,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扎旗部分地区仍未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到2005年末扎旗仍有7万人在贫困线以下,“十一五”时期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扎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是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拉动能力弱,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扎旗目前实施产业化经营的项目主要有乳产业、肉产业、粮油产业等,除蒙牛乳产业外,其它产业基本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户、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市场买卖关系,没有形成一种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龙头带动力弱,拉动幅度不大。四是基础设施落后和能源紧张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扎旗境内只有“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两条贯通的柏油路(而且是并行的),在建的柏油路有音江路、音龙路,其余的通乡公路、旅游公路全属于沙石路。柏油路里程154.3公里,全旗公路里程2535公里。境内无铁路和水路航运。等级公路少、柏油公路里程不足,交通瓶颈问题导致物流成本及工业成本增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虽得到一些改善,但大部分地区仍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扎旗水资源丰富,但水利枢纽工程和集水蓄水工程不多,除绰勒水库动工外,文得根水库待批,其它河流及重要集水地段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河流的治理和集水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能源紧张是制约扎旗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扎旗境内没有探明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煤矿,燃煤全部靠境外运输,增加生产、生活成本。电力供应靠东北电网输送,处于电网末梢,电损较大,电价较高,供电保证率较低。原有的农网、城网线路及设施已经退化,需要更新和改造。五是矿产资源勘测开发滞后。扎旗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到目前为止,只有石榴子石有较为完整的地质勘测资料,其它均没有地质勘查报告,这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将是摆在我旗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六是人才短缺,对扎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扎旗“十五”期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扎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五年面临的总体形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依靠工业重点项目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以生猪、肉羊、肉牛、奶牛为重点的畜产品基地,以速生丰产林为重点的林产品基地,以优质玉米、高油大豆、绿色水稻为重点的农产品基地,引进相互配套的龙头企业,实现基地与龙头企业一地化。提升音德尔镇城镇品位,增强城镇聚集力,辐射中心城镇联动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3521”工程质量,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尽快缩小南北地区差异,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宽裕,推进“三化一扶”进程,形成工业化初期格局,全力构建和谐扎赉特。

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2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136元, 年均增长19.4%;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2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 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 亿元,年均增长16.2%。与此同时,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一定成效。

----城镇建设。全旗城镇化率达到30%,中心城镇音德尔人口达到1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品位明显提升。

----社会事业。科教、卫生等事业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设施得到进一步增强。高中阶段入毛学率达到50%以上,普通高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0%以上;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8人,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1.5张,农村牧区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下;全旗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00元,年均增长9.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85%;社会保障水平有一定提高,社会公平和公共安全基本良好。

----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危险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平均大于260天/年。

----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34:35:31。

----民主法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民主程度和法制意识显著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文明城镇。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优化结构,增大经济总量。“十一五”期间首先要重点搞好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总量的增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公路、铁路、水运、农田水利及社会事业等设施建设,解决经济发展受环境制约的问题。

----做大做强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化水平和档次。“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本<纲要>提出的六大产业,使其上档次、上规模,真正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下大力气解决贫困问题。继续把扶贫开发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稳定脱贫。

----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抓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产业发展重点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状况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从本旗资源特点和优势出发,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快改变“一产大而弱质、二产小而低效、三产慢而滞后”的经济状况。要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全力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产的调整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特色、规模、绿色、安全农牧业为主攻方向,以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走精种高产、舍饲精养、提质增效的生态农牧业路子。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二产的调整要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为重点,扩大开放与联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全力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依靠工业经济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产业积聚程度和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农牧型经济为主导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转变,实现工业强旗目标。三产的调整要以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运输物流、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科技服务、金融、信息、中介、市政公用等其他服务业。经过合理调整,使三次产业“十一五”期末调到34:35:31。

第一产业

1、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实施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扩大农牧产品基地建设规模,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8.7亿元,年均增长14.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左右。畜牧业增加值在一产中的比重力争达到50%以上。

稳定种植业生产。规划期内要兴修水利,挖掘潜力,改低攻高,合理布局,提升科技,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以水利建设为中心,搞好水利枢纽工程和集雨、蓄水工程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改造中低产田70万亩,扩大旱田水浇地面积,新建设水浇地50万亩,使全旗高质量水浇地面积达到150万亩。搞好文得根水库前期工作和绰勒水库下游灌区建设,增加水田面积28万亩。提高水利化程度和单产水平。保护好基本农田,培植地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设好科技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开发绿色产品生产,加强以高油大豆、优质玉米(加工型、饲用型)、绿色水稻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发展合作经济,加速推进农产品产业化进程。2010年种植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年均递增3.9%。

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建设支柱型畜牧业是扎赉特旗规划期内大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畜牧业发展要坚持“面向市场、农牧结合、建设养畜、数质并举”的路子。实施划区轮牧、禁牧,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下大力气搞好棚圈建设,实行舍饲精养。搞好畜牧业基地建设,重点是奶牛、肉羊、生猪、禽类为重点的畜产品基地建设。到2010年,家畜总数达到750万头只(口)(生猪、肉羊按饲养量统计),其中:肉羊饲养量200万只(出栏10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500万口(出栏300万口)、大畜达到50万头(肉牛10万头、奶牛7万头、其它33万头)。禽类养殖达到500万只。畜牧业增加值达到9.4亿元,年均增长24.8%。

加快建设林业。在搞好“三北”防护林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集生态型、商品型、经济型于一身的速生丰产林,搞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发展特色林业,提高林业效益,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森林覆盖率,创造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解决林业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林业富民工程,实现林业大旗向林业强旗的跨越。完成造林2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75万亩,新增速生林55万亩。到2010年林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27.2%,森林覆盖率达到30%。

促进渔业生产。重点搞好现有水面开发,扩大精养水面,提高饲养技术和集约化水平,积极开发立体综合养殖,提高渔业效益。到2010年渔业增加值达到0.3亿元,年均增长20、1%。

2、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重点发展乳、肉、粮油、薯、林、饲料六大主导产业。一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运作肉类加工、稻谷加工、饲料加工、糠醛、生物制药、新闻纸、甜菊糖及玉米淀粉和无水乙醇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和扶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户。突出发展生猪产业,2007年底前,引进年屠宰300万口生猪的大型肉食加工企业,在此之前,积极引进小型生猪屠宰企业,推动生猪产业发展,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同步布局,同步策划,实现生产加工一地化。二是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奶牛7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200万只,生猪年饲养量达到500万口(出栏300万口),家禽年饲养量达到500万只;发展优质水稻40万亩,优质玉米100万亩,高油大豆40万亩,优质杂粮杂豆50万亩,油葵5万亩,优质花生10万亩,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10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100万亩;种植优质饲料50万亩,饲草50万亩,建设优质天然草场540万亩。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重点扶持草原兴发扎赉特旗肉食品加工厂、威力思乳业、广益屠宰厂、源龙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跃华皮革、刨花板、恒利油脂厂等企业,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能力,延长产业化经营链条,培育绿色、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四是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品贮运、分拨配送、检验检测、供求信息、市场交易等配套设施和功能,培育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规范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与农牧民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快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㈡第二产业

  • 工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十一五”期间要把工业的大发展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工业发展,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积极抓好以煤电、风电、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重点抓好2×15.5万千瓦火电、50万千瓦风能发电和100万吨油砂分离和精细加工项目,力争开工文得根水库水电项目。二是搞好以石灰石和硅石为主的重化工业,重点抓好年产20万吨硅铁、100万吨电石和150万吨水泥项目。三是围绕农业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以乳、肉、粮等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年300万口生猪屠宰加工、年产15万吨饲料、年加工10万吨水稻、年产500吨甜菊糖、年产20万吨玉米淀粉、年产20万吨无水乙醇、年产10万吨新闻纸、年加工300万张皮革、年产100吨生物制药(以猪副产品为原料)、年产10000吨糠醛、年产1.3万吨杏仁及1.3万吨活性炭山杏加工、年屠宰肉鹅200万只等。建成一处高载能园区,完善提高音德尔工业基地设施建设,为争取更多的规模企业进入打好基础。同时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尽快使其达产增效,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质量和产量,增强品牌效应和市场效益,力争尽快形成具有扎赉特旗特色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6.3亿元,年均增长4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0%。

  • 建筑业

搞好建筑业的创新和升级,推广、应用现代新型建筑技术。积极引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建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和民族特色建筑,提高建筑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制度,加强各环节招投标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建筑质量。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十一五”期末,力争建筑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10.8%。

㈢第三产业

深入贯彻自治区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旅游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要求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十一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产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23.2%。

1、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大做强旅游业,使之成为带动全旗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和特色项目建设,打造“神山文化”品牌。开发旅游线路,主要有音德尔-图牧吉自然保护区、音德尔-前德门-神山、沿绰尔河观光旅游线路。重点搞好绰勒水库、图牧吉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图牧吉水库、努文木仁杏花山、杨树沟瀑布群、达克吐庙、前德门庙、河心石、人头山等景区、景点建设。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产品,形成扎赉特旗独有的旅游特色。“十一五”期末,年旅游人数达到5万人次,年均增长8.8%,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年均增长8.9%。

2、积极发展商贸流通、运输物流业。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发挥周边大中城市和音德尔为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改善流通结构,扩大流通规模,提升流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和推动专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转移,扩展运输服务领域,提高物流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新型物流产业,逐步形成高效、成熟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运输物流业的健康、快迅发展。改造提升现有市场服务功能,新建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专业特色市场,实现市场群体由数量型向规模型、效益型转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建立健全市场网络体系。到2010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6.2%。

3、培育壮大房地产、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房地产业,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抓好一级市场调控,对用地、结构、环评、配套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推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范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努力改善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促进多种层次住房协调发展。加快开发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建设,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人等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性贷款业务和规模,促进住房消费。加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服务,促进物业管理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加强社区和社区服务的规划引导,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建设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多功能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社区组织化程度,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发展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能力。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险业要加快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开展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业务,确保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正常运行,不断提高保险深度和密度。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中远程网络服务系统,实行多网融合,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现代化和旗、乡、村三级网络平台互动,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信息资源共享范围,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业,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咨询服务业。农村服务业要以实现农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为目标,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各类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行业的体制改革,加快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四、城镇化和区域经济

 ㈠城镇化

规划期内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加快城镇化步伐,开发产业集群,吸收农业人口,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和要素集聚。突出发展音德尔城关镇和巴彦高勒、胡尔勒、图牧吉、新林、阿尔本格勒、好力保重点乡镇,扩大城镇规模,以中心城镇综合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社区服务业,逐步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提高以生产活动为支撑的消费活动总量,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镇。按照“东延西伸、南工北居”的发展框架,抓好音德尔城镇建设,重点开发多兰湖南区、光明路两侧,开发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城镇市政道路建设,抓好给排水、垃圾处理工程和集中供水、供暖、供气工程以及多兰湖公园扩建和文化广场建设,加强社区服务网络以及环保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增加城镇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增强音德尔镇整体竞争力。音德尔镇力争形成日供水2万吨、日处理垃圾250吨、日处理污水2万吨能力,扩大供水、供暖、供气面积,提高供水、供暖、供气质量。加强中心镇所在地建设,扩大中心镇规模,提高中心镇物流水平。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加强专业管理,推行综合执法,完善城建法规规章,建立镇、区、街道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建执法框架。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城建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城建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全面提高城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2010年,音德尔镇人口达到10万人。

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1、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对农牧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牧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2、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提高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专用农作物比重。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产业,争取“十一五”期末畜牧业和林产业增加值占一产的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畜牧业和林业主导型的转变。

3、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十一五”期间,一要遵循比较优势、以人为本、给农民国民待遇和统筹城乡制度创新原则,强化农民的权益保护,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环境,加快推进与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制度创新。二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支持政策体系化建设。把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实现财政支持向农业和农村、贫困地区、粮食产区、农业产业化、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及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倾斜,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方向。三要积极促进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的良性互动,加快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融入现代工业体系步伐。以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成长为重点,积极实现民营企业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四要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农村社会事业以改革促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五要以提高农民能力为主线,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六要从增强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出发,将推进城镇化与强化城镇群的功能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统筹城乡的发展规划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七是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扩大“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和范围,每户转移一人,引导农牧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政策、财税、信贷等方面应向农村非农产业倾斜。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组织、引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和就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农民享受统一的福利待遇。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劳务输出和向非农领域转移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积极引导消费,完善优化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增长。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

㈢区域性扶贫开发

加快以北部贫困地区为重点的脱贫致富进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切实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在扶贫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防止大范围返贫现象的发生。在巩固三年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延续帮扶三年,抓住自治区厅局对口帮扶的机遇,编制新一轮扶贫攻坚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整体稳定脱贫。一是稳定解决温饱问题。要高标准打实稳定收入基础,建立稳定的返贫防御体系。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电灌水浇地面积,实现旱涝保收、稳产增产。继续搞好人人3亩水浇地建设,抓好贫困户养畜工程,实现人人拥有5个羊单位牲畜目标,帮助贫困户造林,实现人人拥有2亩林目标。切实提高“3521”基本工程质量和档次。推进生产转型,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施多种经营开发项目,确立支柱产业做为支撑,抵御市场风险,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解决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问题。在实现人口相对集中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五通”问题,实现乡乡通油路,使贫困地区增强自身造血机能,走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三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扶贫力度。围绕扎赉特旗确定的六大主导产业,扶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的种、养殖模式,提高基地建设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确保农牧民与龙头企业的紧密联系,稳定增加收入。四是抓好贫困人口培训转移。建立健全基层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做好组织、信息、维权等项服务,借助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推进和旗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五是继续搞好生态移民和危房改造。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按照“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总体要求,把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到城镇周边和水源、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实现“稳得住、富得快”目标。大力实施“万户新居工程”,完成6000户茅草房和1500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六是抓好科教扶贫。实施好二期义教和“两基”达标工程,落实好对农村牧区义教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重点项目和资金要向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倾斜。整合贫困地区现有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牧民文化、科技、职业教育力度,不断提高贫困农牧民素质。七是对地域偏远、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地区全部实施整村推进,完成十八个村的推进目标,力争实现稳定脱贫。

㈣基础设施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升区位优势为目标,构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框架,为经济发展提供运输支撑网络。重点建设“两运、六线”,“两运”即,乌兰浩特音德尔江桥180公里铁路和绰尔河音德尔段杏花山70公里航运水路;“六线”即,音德尔江桥油路、音德尔龙江油路、音德尔镇赉油路、察尔森新林公路、音德尔神山旅游公路、音德尔杨树沟草原公路,到2010年,新增水路航运里程70公里,铁路里程180公里,油路(含小水泥路)里程达到700公里。同时,积极与齐齐哈尔市协调,共同争取嫩江江桥段公路大桥建设项目,主动融入东北经济区。

  • 电力设施建设

改造现有电网不合理局面,优化网络布局,加快城网与农网改造与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电网和服务体系,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新建60KV输电线路190公里、改造10KV线路156公里、改造0.4KV以下线路890公里。到“十一五”末期,初步建成以220KV变电所为中心,以60KV电网为主网架,以10KV电网为支架的供电网络,电网改造面达100%,村、屯通电率达到100%,农牧民用户普及率达到99%,电网综合线损降到10以下,实现转供电量9亿度。绰勒水库水电并网发电,力争文德根水库水电、风能发电和火力发电开工建设,实现发电量30亿度。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⑴水库和灌区建设。完成绰勒水库枢纽工程,新建文得根水库,新增库容16亿立方米。加快绰勒水库下游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水田面积28万亩,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工程,对现有灌区内的70多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新打电灌深井3000眼,搞好以小塘坝、拦河坝为主的集水、蓄水工程,新增灌溉面积50万亩,改造机电井2000眼,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

⑵主要河流和防洪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抓好三河流域控制性工程建设和防洪工程建设。防洪工程重点加强二龙涛河和罕达罕河堤防的加高加固、隐患处理工程建设,新增、加固提防37公里,使二龙涛河和罕达罕河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设计标准。同时搞好沿河阶段性的聚雨、蓄水工程,提高防洪调蓄能力,确保防洪安全。

⑶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牧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氟病区、苦咸水区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把改善图牧吉等地高氟区、努文木仁等地苦咸水区饮水质量作为重点,加大对乡镇苏木所在地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力度,规划期内解决7万人、2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⑷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经济。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关系,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

㈤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系统

加强地震、民防、消防、汛防、气象、急救、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综合减灾系统。

五、环境、资源、人口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扎赉特旗是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之一,“十一五”期间,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并举的方针,恢复和建设健康生态环境。全面开展森林草原禁牧工作,通过全旗范围内的全年禁牧和季节性休牧,逐步恢复森林草原生态环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做为根本出发点,实行重点突破和分区域连片集中治理。重点治理区域是四河三区,四河即绰尔河、罕达罕河、二龙涛河、乌尔其根河;三区即耕地沙化区(农田防护林)、草原沙化退化区、自然林保护区。大力实施“草原再现30年系列保护工程”,利用10年时间恢复300万亩草场,使优质草场面积累计达到540万亩。主要抓好:200万亩天然林围封保护工程、500万亩防沙治沙工程、400万亩草原荒漠化治理工程、30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700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把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原始草原化石、湿地珍禽保护、旅游观光开发”三位一体保护区,积极争取神山等旗级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时对不适合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发。环境保护继续坚持依法推行清洁生产,切实加强城乡环境、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的监管和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实施污染综合防治,重点监控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音德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的上马运行,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率。抓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站建设,做好绰尔河源头及两岸生态治理工程,同时搞好其他集镇的环保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天数,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高于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标准。

㈡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

积极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搞好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扎赉特旗矿产资源较多,有大部分地质勘查尚属空白区。“十一五”期间,开展1:5万地质普查,基本摸清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找准可供开采的矿源地点。对已有的矿产资源进行储量调查,主要有油砂、石灰石、硅石、花岗岩、铜矿、铁矿、煤矿,加快风能测定,为下一步矿产资源开发和风电、火电项目提供基础资料,使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扎赉特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加强对水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土地资源等重要资源的调查、规划、评估等基础性工作,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㈢建设节约型社会

搞好土地集约利用,强化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主线,以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为重点,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环境”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做好土地分类规划,科学安排用地计划,优化用地结构,保持土地永续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发展方向:中南、东南部丘陵平原区以农为主,以牧养农,为养而种,实现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用地格局;东南南部平原区以牧为主,实现牧渔结合协调发展用地格局;西南、西北、东北部山地丘陵区以牧林为主,实现牧林结合、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用地格局。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对基本农田、基本草牧场的保护;二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证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三是注重生态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领域为荒山荒坡、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沙化、中低产田改造。“十一五”末期,土地调整的目标是:耕地530万亩,林地480万亩,草地471万亩,水域29.3万亩,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44.2万亩,交通用地5万亩,未利用土地78.56万亩。

大力节约能源,开发利用再生能源。调研一批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

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先进灌溉方式。加强地表水利用,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多重加工转化增值,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实现循环型城镇和社区,建设节水型城镇。

㈣人口和计划生育

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现行生育政策,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新型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加强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抓好标准化计生服务站、乡镇甲级达标服务室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旗总人口控制在41.22万人以内。

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村发展、扶贫开发和社会稳定结合起来。规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加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六、科技、教育、人才

㈠科技进步与创新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深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建立新型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适用技术推广。“十一五”期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研究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抓好由传统、粗放、简单向现代型、效益型、产业集成技术的转移。实施农牧业“种子”、“双增双提”等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绿色蔬菜工厂化生产、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秸秆转化舍饲养畜、立体综合养殖、旱作农业节水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系列产品开发、高载能项目开发、风力资源开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0年,实用技术推广项目达到65项以上。

㈡教育事业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努力培养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民族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和民办教育,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搞好教育教学布局,先行发展寄宿型学校,并向重点城镇集中和转移。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教育危房改造,全部消除危房。2006年底完成“两基”达标攻坚任务。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新建一所普通汉授高中和一所蒙授初中,重点解决初中升高中难和高中校舍紧张的问题,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末期,“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以上。

㈢人才开发使用

大力培育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要高度重视新型、适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选拔机制,建立人才资源库,以供各类事业对人才的选用。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

七、改革开放

㈠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和农村牧区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与未来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完善机构设置,优化组织结构,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实行政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政府职能和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抓好事业单位改革,鼓励社会参与后勤服务机构改革,建立生产经营型和符合市场要求的现代事业管理新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要长期稳定并逐步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种权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项目建设水平。加强对社会投资审批、核准、备案制的规范和管理。要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做为全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及自治区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方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宽准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投向,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质量,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科学发展,鼓励其上规模、上档次,打造民营企业品牌。“十一五”期间,力争在全旗培育出一批5000万元以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使扎赉特旗的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调整财税支出结构,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节约的税收制度。

㈡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融入东北,连接周边,联系国内外,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吸呐国内外资本、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拓宽开放领域,吸引旗外优秀企业到我旗落户。

全面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职责分工。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努力营造法制、市场、信用、行政、人文、生产、安全、政策、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十大环境建设,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用优越的环境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形成经济发展的“洼地”效应,努力构筑赢得第一个先导企业的区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进行招商引资,力争有更大项目落户扎赉特旗。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在资源整合配置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来促进扎赉特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实现整体跨越目标。

重点抓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创造宽松发展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逐年优化。建立投资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继续实行重点企业保护制度,加强对投资商的服务和权益保护。建设平安扎赉特、效率扎赉特、法治扎赉特、诚信扎赉特,为投资者营造放心、顺心、舒心、倾心、动心的良好环境,吸引外地客商二、三次投资,努力把扎赉特旗建成投资兴业聚集地。

八、人民生活

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十一五”期间,以发展社会保险为重点,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拓宽筹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地方病预防和防止工作。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逐步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到2010年规范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各项保险参保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增加就业

拓宽渠道,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的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建立和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引导劳务有序流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改革城市就业体制,打破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入托等制度性障碍,为务工人员创造一个稳定的就业环境,确保就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到2010年,全旗城乡新增就业总人数达到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85%。劳务输出人数达到5.8万人次。

居民收入和消费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分配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坚持和强化农牧民增收各项政策,引导农牧民有序从事非农生产,不断提高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

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引导消费潮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发挥中心城镇在消费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居民进行大宗消费和超前消费。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依法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清理和规范力度,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

九、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扎赉特建设。

社会建设与管理

把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建设与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规范行为,凝聚人心。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建设和谐社区,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做好人民武装工作,推进双拥模范旗建设。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进一步繁荣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和名优文化品牌,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改善文化基础条件,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各类层次的文化需要。加强“三馆一所”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进程。2010年全旗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建立健全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加快发展民族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牧区和城镇社区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卫生资源,改善农村牧区卫生条件,加强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并及时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和突发性疫情。使城乡居民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突出农村牧区卫生、预防保健、中蒙医三个重点,抓好人民医院门诊楼扩建、蒙医院制剂室改扩建和妇幼保健所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提高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建设等项目,使旗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完善医院内部科室、区建设,补齐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疑难病诊治率。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到2010年,现代结核病控制覆盖率达到95%,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5%,农村牧区改水受益人口达到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全旗居民基本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75%,农村牧区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㈣精神文明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群众,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㈤全力抓好妇女儿童事业

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扩大卫生保健率,提高妇女儿童教育程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改善和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十、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继续在全党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十一、规划实施

《扎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侧重科学性、导向性和前瞻性,《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通过有关专项和行业规划及年度计划予以细化并付诸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都要以本《纲要》为统领,做到有机衔接。

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要紧紧依靠和团结我旗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旗综合经济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法制更加健全,民族更加团结,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主办单位:扎赉特旗人民政府 蒙ICP备05002757号-4
蒙公网安备 15222302000112号 网站标识码:1522230001
联系电话:0482-6736915(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邮箱:zltqzf@Sohu.com